News

文策院推進六位臺灣作家亮相全球最大書展 17 場活動、逾百場會議,線上線下齊發促版權交易!

▲臺灣館展示來自 46 家出版社、343 本原創書籍,吸引國際出版人目光。

全球最重要的國際出版盛會──法蘭克福書展(Frankfurter Buchmesse)於 10 月 15 日至 19 日在德國舉行,臺灣館由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統籌策劃、台北書展基金會承辦,攜手 46 家出版社、343 本原創書籍、八位版權人共同參展,並邀請柏林駐村作家小峱峱、吳懷晨、胡長松,以及具德語版作品的陳思宏、蒔舞、蕭瑋萱等六位創作者參展,透過小說、詩、漫畫、輕小說等不同形式的創作,展現臺灣創作的多元魅力。


▲法蘭克福書展臺灣館開幕大合照。(中央社提供)


▲法蘭克福書展首日臺灣館開幕現場,場面熱鬧非凡。

臺灣駐德國代表處谷瑞生大使及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羅美舜處長特別出席臺灣館開幕,谷大使於開幕致詞時感謝所有臺灣出版業者與作家的努力與投入,他表示,臺灣以創新與科技聞名,本次除了在法蘭克福書展呈現豐富多元的活動與出版品,更誠摯邀請各界親臨臺灣,感受其獨特魅力。

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表示,臺灣出版市場雖屬中小型,但外譯與國際授權成果持續增長,以多元、創新、開放的特色,逐步贏得國際青睞。為推動臺灣出版「產業化、國際化、規模化」,文策院在本屆書展不僅展示優質原創內容,也強化大會舞台活動合作、線上線下平台整合,以及版權媒合交流,將臺灣出版的實力與創意轉化為國際聲量與商業效益。


▲臺灣駐德國代表處谷瑞生大使於臺灣館開幕致詞。

臺灣故事登上國際舞台與亞洲論壇

今年臺灣館規劃與協作超過 17 場活動,推動臺灣創作者及出版業者與國際市場接軌。大會國際舞台方面,已售出多國版權的《鬼地方》作者陳思宏與臺語文學作家胡長松,對談「鄉土與鬼影:魔幻寫實下的臺灣故事」;詩人吳懷晨、輕小說作家蒔舞與漫畫家小峱峱則於「靈的書寫:當詩、BL 與漫畫遇見臺灣民俗」,展開不同創作載體的碰撞激盪。

法蘭克福書展焦點之一的亞洲舞台(Asia Stage),臺灣出版業者參與多達九場論壇,涵蓋學術出版革新、跨域授權、亞洲犯罪文學及酷兒書寫等議題,透過與不同亞洲講者的交流互動,向全球出版業者呈現臺灣及亞洲書市的最新觀察與趨勢。

其他亮點活動包括:小說家蕭瑋萱與譯者 Karin Betz 在臺灣館分享德文版《成為怪物以前》的翻譯與創作經驗;漫畫家小峱峱於大型德國出版社 Egmont 的攤位進行現場創作與簽書,藉由跨國合作推廣,吸引更多歐洲讀者關注。


▲臺灣館今年特別設置德語書籍販售專區,讓歐洲讀者可直接購買臺灣作品。

線上線下整合:IP Meetup 與版權媒合

每年法蘭克福書展除了聚焦讀者市場外,更積極鎖定國際出版專業買家。為擴大臺灣出版國際觸角,今年臺灣館首次將展出作品全面上傳至文策院的 IP Meetup 平台(https://ip.taicca.tw/index.do),該平台匯集臺灣各領域的原創內容,包括影視、動漫、出版、角色 IP、表演藝術等,供全球內容產業人士不限時空瀏覽與媒合,促進版權交易與跨域授權機會。

展期間,臺灣出版業者將進行超過百場國際版權會議,包含文策院主辦的 12 場重點版權媒合會,與來自義大利、英國、泰國、土耳其等各國專業人士洽商。此外,文策院持續舉辦「臺灣之夜」,邀請近百位海外買家與國內出版業者共聚一堂,以具文化特色的交流派對,深化臺灣與國際出版界的連結與合作。


法蘭克福書展首日,臺灣出版業者版權會議滿檔,積極與國際出版人洽商交流。

持續拓展國際合作,開創市場可能

今年臺灣館主視覺由插畫家 Croter(洪添賢)設計,延續臺灣在首爾書展主題國的品牌形象,從書頁展開臺灣生活與文化景致,並融入象徵臺灣作品輸出的飛機、貨櫃船。展館空間同時具備展示、商務洽談與作家活動功能,呈現年度選書、得獎書、推薦作家作品及已授權出版品,吸引國際觀眾駐足。同時設置德語書籍販售專區,讓歐洲讀者可直接購買臺灣作品,拉近讀者與創作者的距離。

2025 年法蘭克福書展臺灣館以線上線下整合、國際交流媒合及作家活動等多元策略,展現臺灣出版的創意與專業能量,提升版權交易量,推動臺灣出版品進軍全球市場。文策院亦將持續透過國際展會與 IP Meetup 平台,促進臺灣原創內容的跨域授權,讓臺灣故事走向更寬廣的世界舞台。

 

2025 年法蘭克福書展臺灣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