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漫畫,是我與世界溝通的方式──漫畫家張季雅和《異人茶跡》

採訪撰文╱林思彤
攝影╱蔡耀徵

轉載自╱文化内容策進院TAICCA

 

對於一個創作者而言,堅持創作十年不是難事;但一個題材用盡十年挖深織廣,卻有著極大的難度。張季雅和《異人茶跡》這部漫畫,便是陪伴了讀者十多年,令更多人了解臺灣烏龍茶的傳奇故事。

父親是最佳顧問

張季雅生於嘉義梅山的茶農家庭,每到假日,爸媽就會帶她到山上的茶園幫忙,看管孩子的同時,也希望孩子們明白務農的辛苦,體會好好讀書的幸福。「說是幫忙,但當時年幼的我,也做不了什麼工作。例如採茶季時,我會翻動正在日光萎凋的茶葉,這是我覺得有趣的事情。」張季雅回憶起童年,雖然人在茶園和茶廠,卻不太清楚如何製茶,更別說是鑽研茶道。

在《異人茶跡》開始創作之前,她對家裡的工作仍一知半解;張季雅笑著表示,開始創作之後,她時常「煩」著爸爸,不光是問他製茶,還會問許多假設性問題。查閱清代資料時,時不時就要諮詢這位「顧問」,舉凡典籍所記載的古法,是否還適用於現代?當時和現代的產量差異是否合理?手中這份資料的正確性?這些需要考究的問題,往往令她傷透腦筋。

「資料取得已經很不容易了,還得判斷正確性、知曉實際操作會遇到什麼困難……我不懂製茶,只好問爸爸。」不過,張季雅和父母的感情很好,藉由創作《異人茶跡》,有了共同的新話題,親子間的互動大幅增加,她露出理解和感謝的表情說:「常常聽完他的話,就更明白爸爸的工作。」

不過,張季雅最初並未選擇以茶作為創作主軸 :「對我來說,每個時期創作的主題不同,全看當下的興趣和想表達的感受是否契合。」就像《異人茶跡》之前的作品,以臺灣職棒球作為主題,就是當時對於職棒深深著迷。也因此,當職棒作品連載完畢後的某一天,張季雅突然浮現一個想法:「既然家裡是做茶的,何不嘗試看看?或許具有發展的空間。」但茶的面向太多,製成、歷史、種類或文化都可以作為獨立的主軸,由於範圍太大,一時間無法確定,只好將念頭暫時擱置。

所謂的緣分,或許就是如此。她輾轉認識《CCC創作集》的朋友,當時正在尋求與漫畫家合作。那時《CCC創作集》還是中研院數位典藏計畫的執行單位,想將典藏資料畫成漫畫,面向大眾以利推廣。因此,他們的出發點是:「難道向大眾推廣,就一定要作成四平八穩的刊物嗎?若內容本身夠有趣,自然能夠吸引大眾,達到推廣目的。」

雖然「CCC編輯部」並非專業的漫畫創作者,卻是一群熱愛漫畫的優秀讀者。於是,張季雅在《CCC創作集》的建議之下,深入了解蘇格蘭商人「約翰陶德」的故事;她將手邊的資料彙整消化後,決定奠基在歷史和實際人物上,進行《異人茶跡》的創作。


 

實地探訪令創作更有底氣

張季雅並非閉門造車,依憑想像的創作者;不但家裡的「顧問」被她問了個遍,也會進行實際訪察。例如她為了精準設定人物,就訪談過不少大稻埕茶行的經營者和當地耆老。儘管翻閱文獻,可以想像清代人們的生活,但她還是覺得,透過耆老們的親身經驗,會讓創作更有血有肉,若遇到疑問,也能獲得解答。

「不過也曾發生過令人扼腕的事,就是明明有資料在身邊我卻未能意識到⋯⋯。」張季雅分享,當時和「CCC編輯部」探究陶德的淡水住處,想從照片或記錄中探察建築外型。雖然知道地點,但考量當時的拍照技術不如現代,因此未能留下圖像⋯⋯後來,是蒐集了其他資料,再進行推敲,而畫出陶德的家。

「大約在我畫完第四集後沒多久,偶然和淡水當地的導覽老師聊天時,才知道原來陶德的家有照片!」她娓娓道來其中轉折,那棟房子在多年前遭受祝融之災,但某部老電影曾取材過,得以留下畫面。於是她調出老電影的畫面,進行比對之後,赫然驚覺,當年第一批收集的資料中,就有陶德的家; 那張照片下方的註解寫著美國領事館,但張季雅第一時間並沒有意識到。

原來在當時,陶德因貿易和美國來往密切,自然而然成為美國在臺灣的聯絡窗口。他被美國廈門領事李仙得委任,擔任美國駐台代理領事,協助處理美國船員的問題。她延伸說明:「雖然探索會耗費許多時間心力,但還是要做,更要把握有限的取材時間,盡可能地了解當時的生活情況。有了真憑實據,才會讓我的創作更有底氣。」從張季雅的言談中,我們可以窺見她對於創作的態度──如實,且不投機取巧。

烏龍茶的推動者

《異人茶跡》的創作和一般的連載不同,而是一本接一本完成,她回想當時每畫一本就煩惱去哪裡找資源, 找支持? 一開始她和編輯部只合作六十四頁的短篇,出版社的編輯看完後,認為具有發展的潛力,篇幅設定為三集。但在創作的過程中,張季雅卻發現有太多值得說的故事,在和編輯的多次討論後,才有讀者現在看到的,以陶德在臺灣的足跡作為架構,完整發展的五集。

每一集的梗概就是他推動臺灣烏龍茶,登上國際舞臺的各個階段。從一八六五年陶德來到淡水起始,到第二集和拳山堡茶農合作互動的故事,張季雅笑著說:「假設現在是一八七○年,有個外國人登門拜訪,要我們種茶供給他賣到美國,光想就覺得是騙人的……所以陶德當然要和茶農打好關係。」而有了拳山茶家做為原料供應,自然需要加工代工,因此,第三集就是陶德來到艋舺,設置茶葉工廠的故事。


張季雅作品《異人茶跡》

「故事架構上設定洋行遷到大稻埕後,一集就結束了,但大稻埕對於當時的北臺灣來說,是經濟貿易的中心,我很想說說大稻埕的職人故事,也想將臺灣烏龍茶的傳奇,畫下美好的句點,心無掛念,圓滿的道別。所以和出版社討論後,又多擴充了一集,異人茶跡系列確定五集完結。」她表示那時候常感到焦慮,覺得故事說不完,進度趕不上,如果找不到資源支持創作怎麼辦?回想當時的壓力,她感恩的說:「我覺得自己很幸運,每當覺得可能撐不下去,要斷在這裡的時候,總會在其他的地方找到支持,能夠繼續往前走,但這相隔的時間,也來得漫長許多。」

的確,平均算下來,兩年多才完成一本,對於專職創作者來說間隔太長,常常不知該如何面對讀者的殷殷企盼,畢竟為了謀生,還是得做其他的工作。張季雅說,硬要一氣呵成也不是不行,但對於漫畫家來說,壓力過於龐大而無法消化時,會直接影響創作的品質,辜負讀者的期待,她笑說:「讀者享受完整的漫畫就好。因為每個創作者,都會遇到現實的困境,這要靠我們自己克服。」

#讀嘛讀嘛,延伸無限可能

張季雅認為,自己能夠投注大量熱情和心力在創作上,但面對行銷和宣傳時,卻耐心不足。她坦言自己是個慢熟又容易害羞的人,一開始心裡很難適應,甚至有些障礙……儘管這不是自己擅長的事,但還是得試著學習和理解,好比她在CWT台灣同人誌販售會的活動上,從其他創作者身上,學習如何行銷和宣傳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出版社也積極媒合創作的可能性,從異業結合來進行拓展和延伸,例如桌遊《異人茶跡:茶案軼事》就是好的開始。問張季雅,未來還會以茶作為創作主題嗎?她思索之後回答:「很難說,我並不排斥各種題材,但若水到渠成,我也樂於接受新的挑戰,嘗試不同的表現手法。」

出道十多年的她,談及漫畫產業的發展,也有自己的觀察,她剛出道的時候,前輩們對她哀嘆,當時正適逢漫畫黑暗期,那個時候的臺灣漫畫讀者確實很少,漫畫家和讀者間的連結性也不強,彷彿彼此是兩個沉默的族群,行銷和宣傳完全沒用。張季雅開玩笑地說:「有時候推得很累,又成效不彰,就會自暴自棄的跟出版社提議,我們乾脆花錢請知名的廣告公司來做行銷算了。」

漫畫家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讀者?而讀者也不會分享閱讀後的感想,漫畫家缺乏回饋應,更別說是和讀者之間的雙向溝通和互動了:「所以創作者會感覺孤單,作品像瓶中信,不知道何時結束漂流,信件能傳達給別人。」。 

她分析,「臺灣讀者比較害羞,不像日韓漫畫讀者那般狂熱,以各種方式積極表達對漫畫家和作品的熱愛,不論是網路上的應援,或是實體活動,都非常支持。」

她也知道這是必經的過程,舉辦活動,就是在建立交流的管道,就像熱情的讀者們利用社群網站上的Hashtags功能,建立「#讀嘛讀嘛」的話題標籤,分享並推廣喜歡的作品,漫畫家和讀者之間的互動,更能為產業的提升大大加分,畢竟僅仰賴出版社或作者自身的行銷,要搶曝光、搶聲量,總是有限。

量的提升,質的精進,類型的多元

當出版社不願意投入資源發展原創漫畫時,漫畫家又該怎麼辦呢?張季雅說:「除了《CCC創作集》以外,文化部有針對創作扶持的計畫,文策院營運的『漫畫基地』,也在第一線提供諮詢、課程、媒合服務,幫助漫畫家對接出版社及提升創作實力等。」的確如她所言,過去這幾年,公部門挹注的資源越來越多,產業因而漸漸復甦,走出黑暗期。

「現在走進書店,架上不再只有日本歐美等翻譯漫畫,也有一排的臺灣漫畫,我們的產業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在臺灣漫畫的數量提升後,接下來,要更精進對讀者的感染力。」畫了許多年,有了許多觀察,張季雅的分析,或許也是臺灣漫畫產業對自身的期待。

那麼,下一個階段呢?她認為還是要回歸本質來探討:「我們要思考的是,身為創作者,該如何憑藉創意和能力,抓住讀者的心和目光?尤其日韓漫畫來勢洶洶,眾多神作在前,早已擄獲大部分讀者的心。」她進一步說明,舉例來說,可以增加創作的類型,好比韓劇之所以風靡全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劇情種類多元,而《CCC創作集》在多年前將文史資料結合漫畫,就充實了文史方面的題材;近年來,同志、女性以及社會等多元議題也擴充了臺灣漫畫的豐富,BL漫畫也在原本的基礎下越來越充實,期待未來臺灣的漫畫產業兼容並蓄,百花齊放,更期待不久的將來,走進書店,會有更多精采多元的作品,呈現在讀者眼前。

她認為,臺漫畫產業雖然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但至少已經步上軌道,當讀者對臺灣漫畫有了信心後,更有機會能結合不同的產業,發揮更大的效益,那麼漫畫產業的發展才算成功。張季雅在訪談結束前,說了令人難忘的一句話:「對我來說,能夠畫漫畫很重要,因為這是我跟這個世界溝通的方式。」

這句話不只表明了漫畫在她心中的分量,更表現出她對於這個世界的期待,以及她希望這個溝通管道,不只是突破停滯,更能是流暢且雙向的熱絡往來,柳暗花明。

Top